用于2D金属导电性的分裂晶体。
在二维电子气体中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电子板,具有独特的特性,可用于更快和新颖的电子设备。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二维电子气体,它是在2004年才被发现的,用来观察它如何被用于超导体、执行器和电子记忆装置等。
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与一个国际团队的同事最近发现了一组与钙相关的材料的原子结构,这些材料显示了有趣的二维导电性能。
材料由锶、铌和氧原子组成,由钙钛矿组成的层状结构。这些铌酸锶化合物因其“准一维”金属导电性而显示出发展先进电子产品的前景。
日本东北大学高级材料研究所的Yuichi Ikuhara与苏黎世研究实验室的Johannes Georg Bednorz和他的同事们使用了原子分辨扫描透射电镜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来了解如何将氧原子加入锶铌,从而影响其电导率。根据氧原子的浓度,形成四种不同的物质。
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三种材料是电导体,而第四种是绝缘体。在原子尺度上,他们发现材料是由交错的链状和锯齿状的石板形成的。根据氧原子的浓度,链状的厚板有两层、三层或四层厚,有时在同一材料内变化。锯齿状的石板在所有材料中都是绝缘层,而在四种材料的三种材料中,链状的板层是导电层。
研究小组确定,材料内部的电导率直接取决于层中铌酸盐八面体的形状。当铌的阳离子转移到铌酸盐八面体中心时,诱发了一种局部传导性质。
2D导电层通常是通过在两个绝缘体之间创建一个接口而形成的。研究人员在《ACS纳米》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说,现在应该可以通过将3D传导材料分割成两层,由绝缘层隔开的二维导电层来实现同样的目标。这可能会导致应用于二维导电材料和器件的开发。